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用匠心与汗水,铸就着铁路信号的安全基石。他们业务精湛,信念坚定,在一次次施工中,诠释着他们对铁路信号安全的庄严承诺。他们便是信号专修车间的五虎将。
焊武帝,信号安全的护航大师
佘卫斌,信号专修车间的元老级人物,自2021年车间成立以来,他随车间南征北战,陇海、宝天、甘钟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,每个施工主战场都有他的身影。
在一次次的设备大修和改造施工中,他练就了一身硬功,成为车间的中流砥柱。他提炼出焊线“五步法”:熔、接、焊、拔、验,每一环节都凝聚着他的匠心与智慧。在焊点饱满、锡光圆滑中,他做到了焊接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。
作为车间的精神领袖,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干一行,精一行;行行精,精行行”的匠人精神。伙计们都说,每次干大活,只要“焊武帝”在,同志们就能把心放在肚子里了。傲娇的他始终是专修车间的骄傲。
孺子牛,扎根一线的高级技师
“在隧道与钢轨间,他甘做孺子牛,守得住寂寞,耐得住单调,扎根一线,默默付出。”
王富东,一名老党员,用三十余年的坚守,躬行实践,将“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、务实创新”的巴山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。作为专修唯一的高级技师,他既是设备问题的专家,也是新员工的引路人,用心践行着“传帮带”的青蓝工程。
他定期向新工传授室内外配线、电缆成端制作、室外箱盒立设等工艺,指导大家看图纸、学理论,提升业务水品,提高施工工艺质量。
他的认真与执着,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与掌声,成为了大家的榜样。在无数个日夜的奋战中,他用汗水浇灌出铁路安全的花朵,用智慧和经验,为新晋人员铺设了成长的阶梯。
王富东,是那默默无闻却又不可或缺的灯塔,引领着一批批优秀人才从专修车间启航。
铁脊梁,信号防护的坚韧担当
姚显明,一位从军营走出来,初心不改的退伍军人。
部队的洗礼,煅造了他冲锋在前、勇挑重担的品质,专修车间成立,他第一个报名加入。他将“不怕苦、不服输、不含糊”的宝成精神,深深植根于心,面对急难险重,始终保持冲锋的姿态。
从学徒工到高级工,他用实际行动证明,变的是岗位,不变的是初心与担当。他是专修车间的大哥大,也是施工安全的守护神。
他深知,每一次的站立,都是对安全底线的坚守,是对同伴生命的尊重。炎炎夏日,汗水浸透了衣背;凛冽寒风,身体冻得发僵。每当这时,姚显明都以军人的勇气和决心,迎难而上,用坚守履行防护人员的职责与使命。他的背影,成为大家心中的“铁脊梁”,在一次次施工中,为专修团队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。虽然快到退休的年龄,但工区的伙计们还是喜欢叫他一声“显哥”。
他的故事,是退伍军人在新领域继续发光发热的生动写照,激励着每一位铁路人,无论身处何方,都能保持初心,勇往直前。
及时雨,勤恳质朴的新青年
“雷厉风行,勤恳质朴”,这便是王思成的真实写照。
作为专修二工区的工长,他以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,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赢得了大伙的尊重与信赖,是大家心中的“及时雨”。
虽然他平日言语不多,却总能在最关键时刻站出来。面对人员短缺,技术力量溥弱的局面,他主动担当,带领新工学习技能,提升团队整体素质。施工现场,总能见到他井然有序的调度指挥,在无数次的大战历练下,年少的他如今也能独当一面。
面对施工的疑难杂症,他总是虚心请教,不断学习。以严谨细致贯穿工作始终。施工的每一个环节,都能看见他俯下身子,潜心钻研的身影。
王思成,用他的实干精神和钻研态度,诠释了“行动胜过千言万语”的真谛,他是当之无愧的实干典范。
智多星,文武双修的希望之星
张子鑫,专修一工区的工长,不仅技术全面,业务精湛,而且能征善战,更是车间的最强大脑。他以独特的视角和见解,为车间的发展建言献策,提出多项施工改善提案,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远见。
工作中,他巧思妙想层出不穷,在室内配线方面,他以精湛的技艺搭配独创的“色带标记法”,驾驭着错综复杂的信号柜线缆,确保每一根线缆的准确无误。为行车安全保驾护航。
面对工期紧,职工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,他及时提出优化施工流程的方案,对工艺顺序、材料供给、技术规则进一步细化标准,减少施工人员和时间消耗,使施工效率提高一倍以上。
针对已安装上架电码化电阻调整时存在焊接时掉锡、易脱焊的问题,张子鑫提出了穿焊法,用厚纸片在底部夹住焊接端子进行穿透焊接,使这一问题轻松化解。张子鑫,用聪慧和才智,为信号专修车间注入了活力与希望。
三年多来,安康电务段信号专修车间共计完成管内外四十余站的信号设备大修、更改等施工任务,十余名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向了更高层级的管理岗位。
专修五虎们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对铁路信号安全与未来的庄严承诺。在他们眼里,我看到了信号人对安全的不懈追求,对技术的精益求精,对责任的坚定担当。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,为安康电务段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,照亮着专修的前方。